課程資訊
課程名稱
能源與氣候變遷人類學
Anthropology of Energy and Climate Change 
開課學期
106-2 
授課對象
文學院  人類學系  
授課教師
呂欣怡 
課號
Anth5124 
課程識別碼
125 U3170 
班次
 
學分
3.0 
全/半年
半年 
必/選修
選修 
上課時間
星期四2,3,4(9:10~12:10) 
上課地點
水源人201 
備註
本課程中文授課,使用英文教科書。
總人數上限:25人 
Ceiba 課程網頁
http://ceiba.ntu.edu.tw/1062Anth5124_ 
課程簡介影片
 
核心能力關聯
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
課程大綱
為確保您我的權利,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
課程概述

本課程是環境人類學的進階課程,以當代重要的環境議題為主題,探討其所涉及的社會文化與政治經濟因素,並且希望在閱讀中思索以人類學知識應用於環境行動的可能途徑。近五年間浮現的全球環境議題,當以「氣候變遷」最為重要,已然成為環境人類學中最快速成長的次領域。本學期課程將考察人類學切入氣候變遷的諸種研究取向:人類學對氣候變遷之現象變化及潛在因素,能提出什麼樣的獨特觀察及思考?針對嚴峻的環境危機,人類學能提供什麼樣的轉化建言?

課程教學將以理論與實作並進,除了閱讀討論晚近有關氣候變遷的人類學文獻之外,也將透過行動參與及個案討論方式,深入了解全球氣候議題與在地環境關懷之間的辯證、互動、及張力。 

課程目標
課程將分為四個單元:
1. 概論--「人類世」概念的提出與意涵。
2. 氣候與文化—氣候變遷對在地社群的影響、氣候變遷下的文化適應與社群韌性、氣候變遷涉及的知識生產等。
3. 能源的政治經濟學—與能源相關的碳排放,是人為氣候變遷的主要因素,第三單元將探討化石能源的開發與使用,如何造就了工業資本主義的核心基礎。能源與經濟體制的糾纏關係,一方面形塑了耗能排碳的現代生活慣習,另方面,也讓人類亟需的能源轉型難以深化。本單元的文本,除了解析化石能源的政治生態學,也將對複製傳統能源邏輯的「綠色技術」(如大型綠色能源產業、碳交易市場等),提出反思及異見。
4. 能源民主—挑戰能源壟斷的地方運動、尋求環境議程與社會民主的可能途徑。
 
課程要求
本課程將以小型讀書會的方式進行,需要所有成員的積極參與。修課與旁聽同學在加退選結束當週,需選定自己歸屬的三人小組,之後整學期的課堂討論均以小組為單位,每次上課先由輪值小組導讀當週文本的內容摘要(每篇以10分鐘為限),再由另一小組針對文本內容提問(釐清內容、衍伸問題)。授課教師會適時補充文本的背景脈絡及相關資料,但最重要的是每位同學能以預習作業為本,提出自己對文本的解讀、疑問、評論或補充。請注意,課堂發言是每位成員的權利與責任,我會適時要求沈默過久的同學發表意見。為了避免課堂上的尷尬,課前充份準備是重要的。

每週指定閱讀份量大約在30-40頁之間。


作業說明:
1. 作業一:每週輪值報告的同學需要就每篇文章,撰寫兩頁的摘要,請在課前上傳ceiba並印出紙本供大家閱讀;非輪值的同學,需於課前上傳300字左右的閱讀心得。這部份的作業不能遲交或補交,無故缺交三次以上,此部份的分數歸零。
2. 作業二:第十週將有一份等同於期中考的take-home exam,題目會在期中考當日上午8:00公布,同學有5小時時間可以完成,需於規定時間之前準時上傳答案。
3. 作業三:每個小組選定一個與氣候變遷或能源相關的議題,作為期末報告主題(研究生可以單獨作業)。這份作業分成兩部份:1) 剪報—請在主題選定之後,以每週剪報的格式,追蹤整理國內外媒體針對此議題的報導與評論。2) 成果報告—請整合你們收集到的媒體資料,並參照課程相關的理論文獻,寫成十頁左右的分析報告。
以下是幾個可能的報告主題:
A. 氣候變遷的地方敘事:以一個位於脆弱地區的部落或社區為場域,收集當地人對氣候變遷的感知與詮釋。
B. 減碳議程的政策與執行:以國內外任何一個國家的減碳議程為主題,調查其政策方案及執行成果(挑戰)。
C. 能源正義:調查一個受害於能源設置之外部成本的個案。
D. 綠色社會企業:
E. 以受氣候變遷直接影響的特殊群體為主體,設計一個可以長期實踐的行動方案(如宜蘭小農組成的氣候監看網絡、漁民團體、脆弱地質環境中的原住民部落等)。
F. 以某個在地社區為主體,規劃「低碳社區」的可行方案。

各組於第四週之前必須選定學期作業的主題,並且開始剪報,第十七週為課堂報告週,最後成果則需於學期結束一週內繳交。
 
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
 
Office Hours
每週四 12:30~14:30 
指定閱讀
課程書目:
1. Barnes, Jessica, and Michael R. Dove, eds. 2015. Climate Cultures: Anthropological Perspectives on Climate Change. Yale University Press.
2. Crate, Susan Alexandra, ed. 2009. Anthropology and Climate Change: From Encounters to Actions. Walnut Creek, CA: Left Coast Press.
3. 每週之指定閱讀書目。

參考書目:
1. Baer, Hans, and Merrill Singer. 2014. The Anthropology of Climate Change: An Integrated Critical Perspective. Routledge.
2. Klein, Naomi. 2015. This Changes Everything: Capitalism vs. the Climate. Simon and Schuster. (《天翻地覆:資本主義vs.氣候危機》)
3. Strauss, Sarah, Stephanie Rupp, and Thomas Love, eds. 2013. Cultures of Energy: Power, Practices, Technologies. Left Coast Press.
 
參考書目
 
評量方式
(僅供參考)
 
No.
項目
百分比
說明
1. 
作業一 
35% 
 
2. 
作業二 
30% 
 
3. 
作業三 
35% 
 
 
課程進度
週次
日期
單元主題
第1週
3/1  課程介紹 
第2週
3/8  人類世的概念與意涵 
第3週
3/15  人類學與氣候變遷 
第4週
3/22  氣候民族誌(一):氣候災難、脆弱性 
第5週
3/29  氣候民族誌(二):社群韌性、傳統生態知識的運用 
第6週
4/5  春假 
第7週
4/12  氣候民族誌(三):氣候知識社群、氣候治理 
第8週
4/19  「人類世」中的人類學 
第9週
4/26  民族誌影片 
第10週
5/3  期中考 
第11週
5/10  能源與現代文明 
第12週
5/17  能源產業的開發主義(extractivism in energy industry)(一):石油 
第13週
5/24  能源產業的開發主義(二): 綠色能源 
第14週
5/31  氣候商機:「綠色產業」的運作與反思 
第15週
6/7  地球工程(geoengineering)可行嗎? 
第16週
6/14  能源民主化的可能途徑